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干音。干音是指未经任何处理的原始录音,它最真实地反映了声源的特性。在专业录音中,保持干音的动态范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为后期处理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波形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录音时设置了合适的增益水平。增益是指输入信号的放大程度。设置适当的增益水平可以确保录音不会出现削波(clipping),即信号超出设备可以处理的范围。削波会导致音频失真,这是我们在录音时要极力避免的。
另一个导致波形小的原因可能是使用了动态范围较大的麦克风或录音设备。高品质的录音设备通常能够捕捉更宽的动态范围,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准确地记录从非常安静到非常响亮的声音,而不会产生失真。这种宽动态范围的录音在波形图上可能看起来较小,但实际上包含了更多的细节和信息。
此外,某些音频接口和录音软件可能默认将录音电平设置得较低,以防止意外的过载和失真。这种保守的方法确保了录音的安全性,但可能导致波形看起来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波形的大小并不直接等同于音频的响度或质量。在数字音频中,我们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衡量音量,而不是根据波形的视觉大小。一个看起来较小的波形可能仍然具有足够的音量和清晰度。
实际上,保持较小的波形可以为后期处理提供更多空间。在混音和母带处理阶段,音频工程师可以根据需要提高音量,添加压缩或其他效果,而不用担心因为原始录音过响而导致的限制。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录音环境。在安静的专业录音室中,由于背景噪音很低,录制的干音波形可能看起来较小。相比之下,在噪音较大的环境中录音,可能会导致波形看起来较大,但这并不意味着音质更好。
对于那些担心自己录音波形太小的人,有几个建议可以考虑:
1. 检查并调整录音设备的增益设置,确保信号达到适当的水平而不会产生削波。
2. 使用音频监听设备(如耳机或音箱)仔细聆听录音质量,而不仅仅依赖于视觉波形。
3. 在录音软件中使用电平表(VU meter)来确保录音电平在合适的范围内。
4. 如果需要,可以在后期处理中适当提高音量,但要注意不要引入噪音或失真。
总的来说,干音波形小并不一定是问题,它可能反映了谨慎和专业的录音实践。重要的是要关注录音的实际音质,而不是单纯依赖于视觉表现。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录音过程,获得高质量的音频成果。